怀孕又跟辛苦,李院长心疼老婆,所以,就让孩子跟了老婆姓,以示感激。”吴大爷解释着。
“文化高的人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样啊。”钱奶奶感叹着:“我家老头子不算是个大老粗吧?好歹也大学毕业吧?可我要跟他提让儿子跟我姓,他是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。”
“呵呵,是啊,跟咱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,”吴大爷说:“人家是真正有文化的人啊。”
刘阿姨心里却不是滋味起来,周悦生在这么一个家庭里,会不会要求将来孩子也跟她姓呢?
其实,如果她有的是女儿,嫁到这样尊重女性的家庭里,她的感觉肯定又会不一样的。
可是她是儿子,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,自己培养的这样有出息,却等于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。
吴大爷见刘阿姨脸色阴晴不定,忙又岔开话题,说:“老胡是不是因为房子和孩子们生气呢?”
“可不是怎么的?”钱奶奶叹了口气:“他是咱正阳街上为数不多儿女双全的人家儿,人家又会算计,闺女虽然找了个外地老公,可户口没迁走。
“他儿子一家四口儿,他闺女一家三口儿,再加上他们老两口儿,整整齐齐九口儿人。拆迁他打算按人口要房子,算计挺好吧?可他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闺女跟着分房子。”
“按理说,人家姑娘自己户口在家,自己户口给的房子,和他有什么关系?轮不上他愿意不愿意的。”刘阿姨被这个话题吸引了,忙插话儿说:“老胡还在,怎么也没他当家的份儿。”
“话是这么说,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,可他儿子就是咬死了不松口,说什么也不愿意姐姐分走一百多平房子。”钱奶奶口气里透着无奈:“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想的,这房子又不是你盖的,如果没有人家的户口在,也不会平白无故的给你,怎么就成了跟你分房子了呢?”
“哼……”吴大爷冷笑了一下:“我知道这小兔崽子怎么回事儿,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他结婚的时候,非要他姐姐给他买辆汽车,他姐没答应嘛。”
“哎呀呀……”刘阿姨一拍手:“你说这孩子,他结婚的时候他姐结婚时间也不长吧?又怀着孩子,哪里有钱给他买车?”
“是啊,他只想自己有新车,娶媳妇儿的时候有脸面,就不考虑姐姐的家庭条件?”吴大爷也不满地说。
“还不是老胡,违反计划生育政策,东躲西藏,好不容易才偷偷生了这么个孩子,从小儿就惯得不是样子。”刘阿姨说。
她老公在的时候是老师,正阳街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差不多都是他学生。
两口子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经常谈论这些孩子,所以,每个孩子的品性刘阿姨都是知道一些的。
整条街上,也最属胡大爷惯孩子,说到这个,她就来气:“还记得我们家老张在的时候,一次他家孩子没写完作业,被老张骂了一顿,这可到好,老胡居然找我们家里来了。
“还跟我们老张说,大哥啊,咱家的孩子也不是不让管,只有一样,你别叫他哭成不?咱孩子胆子小,别吓着了他。”
话没说完,吴大爷就哈哈大笑起来,指着钱奶奶说:“有几个跟她们家老钱似的?我记得一次在学校,他儿子淘气,被老张给揍了几教鞭。
“孩子放学了,老钱知道这事儿之后,居然买了个大肘子,拎了两瓶好酒喊我去你家喝酒。还直说你家老张够意思,真不拿孩子当外人。”
钱奶奶见说起她家的事情来,也笑了:“这条街上那么大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,除了老胡家的,谁没挨过老张骂?也就老胡太娇惯儿子了。”
“是啊,现在闹起来,他也管不了了吧?”刘阿姨有些幸灾乐祸。
听了这些八卦,她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了,纵然自己有些不如意,可身边的这些人一个两个的不也都有自己的烦恼吗?
相比之下,自己的问题不是要好解决得多吗?周悦不好,她可以不同意她进门啊。
可你老胡是儿子不好,就这么一个宠在心尖儿上的宝贝,就算是烦,难道你还能换个儿子?这样想想,刘阿姨心里舒服了不少。看看快中午了,想到大儿子辛辛苦苦跑车挣钱呢,就琢磨着要给他做点好的吃。
她这里正琢磨,忽听小棋桌儿那里传来一阵争吵。
周悦的爸爸不姓周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